隨著全球暖化日益嚴重與傳統能源快速耗竭,世界各主要國家莫不將節能減碳列為施政方向,進行能源戰略布局,發展再生能源,綠色產業儼然成為全球經濟新亮點。為因應綠色經濟時代的來臨,政府全力推動綠能產業發展,提升產業競爭力,以強化能源安全,創新綠色經濟並促進環境永續。
「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」的建置,結合行政院、經濟部、科技部、中央研究院及台南市政府,吸引國內外綠能科技人才進駐,成立產業區、商業區、產業研發專區、測試區、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,在高鐵台南站周圍快速發展。
為因應「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」計畫之主體精神,「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-科技部開發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案」乙案:民眾參與計畫-綠能.藝術也能-公共創意行動計畫以《源源不息-沙崙綠能藝術節》為主要命題,策畫了一系列的活動邀請民眾參與。此藝術節延續甲案《綠.動》四件公共藝術作品對於能量轉換的探討,透過展覽、工作坊、講座、表演等活動,將自然界中不易被察覺的能量,轉換以可見的方式呈現,透過藝術之美,感受科技的運用是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。
本競賽期望推廣綠能「循環永續」、「友善環境」等特性,鼓勵國小學童利用「藝術」以及「科技」展現「能量的轉換」,反應「綠能」與人民生活、生態人文之間的連結與展望,「能夠」為大眾與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帶來不同的啟發與想像。
遠古的人類不只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採集、飼養或種植食物以便獲取維生能量,他們還需要熱能,學習用火、保持溫暖、維持體內水份,有的打獵獸皮、運用動物身上的所有資源;有的種植棉花,將棉花捻織成線,線編織成布,布才能變成衣服,最後才能積聚熱能保持溫暖。
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,人類累積了在世界中各種不同地域收集能量的方法,並將這些方法紀錄傳授給後代,讓後代能夠更快速地收集能量與積聚能量以便使用。
此競賽的題目「用藝術創意發電」,鼓勵學生發揮出自然科學領域學習到的相關知識與技能,運用太陽能板、風扇、水車…等屬於再生能源的機關,自行設計並製作出能夠自己提供電力運作且具藝術性的藝術作品。
期待學生在了解綠色能源的基本原理之後,能夠發揮創意與巧思,透過各式工具、機具的運用,培養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,藉由動手實作的過程,更加瞭解科技教育的精神與內涵,以藝術創造的思維製作出兼具實用性以及視覺美感的作品,將綠能觀念融入日常生活實踐當中。
全台公私立小學在校學生,對能源科技以藝術形式轉換有興趣之學生,可個人或團體報名參加,每隊至多四人,每位學生只限報名一隊;指導教師以一名為限,指導教師可以同校指導多組。
作品重量、長寬高度皆不限,惟以隊伍可自行搬運為原則。學生可利用現有販售的材料包加工,也可完全自製。作品上不得有校名、校徽及標示性圖案、指導老師及學生姓名。
初賽:採線上報名,於期限內至活動官網上的表單上傳報名表、作品說明書及作品運轉的影片(長度不限,請以橫式影片拍攝)。作品說明書內容必須涵蓋:創作理念、材料、尺寸、操作說明等文字內容,頁數不限。請參閱附件一、二之說明。報名網址:(待新增)
決賽:通過初賽評審挑選的隊伍皆有決賽報名資格,接受主辦方通知後,於期限內繳交資料確認出席。決賽當日請檢附無侵權聲明書、著作財產使用權授權同意書,並由全隊攜帶作品於現場展示及介紹,以便由決賽評審評選。
競賽報名費用:無
各參與決賽隊伍成員(含指導教師),由大會統一提供比賽當日午餐及茶水,其餘經費請自理。
報名時間:採網路報名,自即日起至 110 年 12 月 6日(星期二)下午五時止。
決賽入選名單公佈日期:
110 年 12 月 8 日(星期四),統一經由Email通知入選隊伍,並在官網上經個資保護處理後公告。
回覆參賽日期:
110 年 12 月 8 日(星期四)以email回覆,一旦超過時限回覆,視同放棄參與決賽資格,將由後面順位的隊伍依序遞補,此後亦不可變更隊伍成員或指導老師。
決賽及頒獎典禮:
預計110 年 12 月 18 日(星期六)早上九點半於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-科技部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進行決賽。統計各評審的總分,於當日下午藝術節開幕儀式中,宣布前三名及佳作隊伍,並接受南科管理局代表或是競賽評審頒發獎項。
線上報名繳交齊全之作品資料,由評審依據各評分項目指標比重,評選出至多10件作品進入決賽,若參賽作品未達水準,名額得從缺。
入圍決賽的隊伍由指導老師帶隊,準時於決賽當日帶學生至現場展示、操作實體作品並說明設計理念。決賽場地不提供電源,若有電子檔案請於報到時存於報到處電腦。
展示說明時間每組為5分鐘(包含作品展示運作時間)及3分鐘評審問答,共計8分鐘。本次決賽將邀請參展藝術家當評審,針對參賽者之實作作品進行評分,由入圍決賽的作品之中選出三件作品,列為此競賽之前三名。
繳交資料完整度 | 10% |
創作理念是否切合主題 | 20% |
機具及材料應用 | 20% |
作品的創意度 | 20% |
作品的藝術性 | 30% |
機具及材料應用 | 10% |
創意成分與困難度 | 20% |
作品的完成度 | 20% |
現場簡報表現 | 20% |
作品的藝術性 | 30% |
各項獎項名額得視參賽件數及成績酌予調整,若參賽作品未達水準時,獎項名額得從缺。
聯絡信箱:shalun.art.fest@gmail.com,信件主旨請標明[競賽]